(一)管理措施
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在正式开工前,公司组织项目经理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及《标准工作程序文件》进行项目质量策划,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策划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在质量计划中对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及达到效果、证实的方法均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2、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要环节设置控制点,如墙地面石材;天花等设立控制点。
3、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设专职质检员和责任工程师作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传递的主要人员。项目经理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安排,以纠正影响质量的偏差和倾向。
4、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公司程序文件操作,以标准化的方式统一现场的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
5、公司按照年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对项目进行质量体系运行的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体系运行始终保持正常,确保工程施工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实现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6、正确选择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过程控制措施
物资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将严格按照公司的《物资采购控制工作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程序》、《材料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工作程序》的要求,做好分供方的评估与选择、物资的检验和试验、物资的标识、物资的保管、发放和使用、不合格品的处理等程序的控制工作。提供合格的物资分供方,如为特殊材料须经公司工程统一外购,但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厂家简介、产品性能报告、质量标准等资料,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合格后方可采购、使用,确保投用的工程的所有物资均是符合规定要求的。具体措施如下:
1、材料定样:严格按设计要求选定材料样板,并送甲方及设计师签证认可。
2、材料采购:严格执行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出厂合格证验证制度。
3、材料进场:一定要先送检再入库。
4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采购人员要亲赴厂家选材,订货和验收,从而保证主要材料的绝对优质。
(三)技术保证措施
1、会审图纸
由现场设计师小组负责对图纸受控分发,由总工程师组织设计部和项目部的各专业进行熟悉和审查图纸,写出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签名后交设计部汇总整理成图纸会审记录,设计部经理签认。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贯彻设计意图,严格实施技术方案,照图施工,循规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技术交底必须满足合同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按规定程序经过总工程师严格审查、签认。被交底单位的负责人也应履行签字手续。对特殊隐蔽工程和工程质量事故与工伤事故的多发、易发工程部位,及影响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环节,应重点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和防范对策。
1)工程部长对各主管工程师交底,至少应含以下内容:
合同文件中规定使用的有关技术规范和监理办法以及工期要求。
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的说明及施工特点。
施工技术方案、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
试验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标准和采用工艺。有关科研项目和“四新”项目的技术要求。
2)现场工程师对作业队技术交底时至少含以下内容:
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及施二方法。交叉作业的协作及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做好测量仪器及实验仪器的使用与保管工作。
做好施工技术安全工作,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交底。
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培训学习。
3)作业队技术人员和作业队长在接受工程部主管工程师的交底后。应按工程进度,向班组长及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交叉作业的协作及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单项施工技术设计交底,是技术交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涉及“四新”项目或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单项技术设计,必须经过两阶段技术交底,即初步设计技术交底和实施性施工图技术设计交底。初步技术设计方案由设计人员提出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优化、完善。实施性施工技术图设计完成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应包括: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加工技术条件、质量精度要求、技术难点及具体注意事项、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等。
5)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应组织全班组工人进行认真讨论,掌握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施工及操作要点,建立岗位责任,制定有关保证措施。
3、编制施工方案
在组织施工时,施工组织设计中有不具体或不好的操作的工程项目,必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作补充。
4、技术交底
由各专业工长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真正做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人人皆知,一旦出了质量问题,能及时查明原因,责任到人,使各级管理人员能按照技术交底去检查督促和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4、建立技术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和“例会制”
每周由质量主管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责任工程师定时组织召集施工技术质量会一次,总结和汇报一周技术质量经验和问题,研究和优化技术措施,使之提高工效,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施工进度。
1)每天下班前由各专业工长带领各班组对当天的施工项目进行自检。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整改,作好质量记录,并向上级反馈,以便领导随时掌握项目质量动态。
2)每周末召开质量保证实施小组例会,由项目专职质检员组织各专业工长和各班组长参加相互检查,寻找缺点,及时纠正,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以便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质量信息要向上级及时反馈,供领导参考。
3)每周召开质量小组例会,项目经理召集工程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对本周的装饰项目进行评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一方面,研究和布置下周工作,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五)质量控制措施
1、要求各工种人员认真执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定期检查和搜集施工班组的施工自检记录。
2、做好日常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检查人员经常深入到操作现场,监督检查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及施工技术方案的正确贯彻执行。
3、做好专业检验和试验。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关规定,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检验,包括预检、隐检、各种施工试验及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或提交必须的检验、试验报告。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转入下道工序。
4、专职质检员根据班组的自检记录及质量标准、设计图纸准确地进行质量检查和核验评定,签署质量等级,做到不漏检、不错判。
5、对分项工程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程序》,找出影响工序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主导因素,制定纠正措施,质检科负责对措施实施进行检查,以确实保证执行,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6、认真执行质量否决权,实行必要的奖惩管理,将施工质量的好球与责任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以激励职工提高质量意识,提高施工质量水平。除在项目承包合同中明确奖惩规定外,质检科将根据核验的结果,再次兑现奖惩。
(六)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整理及管理措施
工程的竣工资料的整理是保证项目交付使用的重要工作之一,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文件规定进行竣工资料编制。
1、竣工资料编制的主要措施
1)项目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按文件规定和公司《质量记录控制工作程序》进行竣工资料收集,汇总组卷工作。
2)施工技术资料随施工进度及时汇集整理
3)按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文件、施工管理文件、设计变更依据文件等四个方面,落实收集计划,编制收集情况记录,明确责任人。
2、施工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收集
1)做好甲方、设计单位有关文件的收到和发放工作,并保留原件存档。
2)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联系有关部门收集下列有关原始资料。
3)与技术部联系,收集施工技术文件资料。
4)与材料部联系,收集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文件。
5)与设计部联系,收集设计变更依据性文件。
6)所有资料必须符合要求,做到齐全。
3、施工过程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1)根据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办法,作好归档、整理工作。
2)施工中、施工后阶段穿插绘制工程竣工文件,如收集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决算签证、编制全套竣工图,并根据监理单位需要,收集拍摄建筑有关照片、录像。
4、严格按竣工文件资料、竣工图以及重要的工程声像档案和本工程所涉及的工程资料的整理和编制要求工作。
5、全部施工技术资料要在工程验收后20天内,按国家工程竣工有关规定,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三份,其中有一套必须满足城建档案馆的要求。
(七)关键工序控制点质量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激光水平仪抄平放线控制标高;制作样板控制,以保证质量。
2、顶棚与墙面交接的控制,在两端做控制点,拉通线,中间根据长度设置二至三个控制点,以保证一致。
3、龙骨依据样板控制,安装固定时,以样板和塞尺随时校核检查。
4、吊顶龙骨安装完毕,应做预垂工序(起拱),将龙骨加荷后的变形下垂控制在先。